新鲜川芎敲开村民致富门 全球速读
连日来,在四川省什邡市马井镇,村民们忙着收割、挖掘、装袋,搬运川芎,新挖出的川芎疙瘩裹着泥土的气息,堆放在运输车上,劳动场面热火朝天。
小川芎敲开致富门
早在明代,什邡就有种植川芎的历史。川芎药用价值高,市场发展前景好,尤其是马井镇,地理环境优越、气候生态条件适宜,种植出的川芎在同类川芎中是佼佼者。这让看好川芎发展前景的种植大户们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资料图片)
“这几年川芎行情稳定,比种蔬菜稍微稳当点,不容易亏本,一亩田能赚一两千元,我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共种植了200多亩川芎。”种植大户张家银前些年在马井镇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蔬菜,看到了川芎发展前景的张家银果断转行川芎种植业。
这两天,在张家银的川芎地里,每天都有几十名工人劳作,他们有当地村民,也有外来务工人员。“我们这边有50多个工人,一天能挣200多元钱,都是干得多挣得多。”来自凉山州的工人阿和说,随着什邡川芎产业的发展逐渐壮大,这给阿和他们这些外乡人也提供了更多的务工机会。“我凉山州老家那边有人力,什邡这边开始农忙了,需要人力资源,我就召集他们过来干活,给他们增加一点收入,补贴家用。”阿和说。
近年来,随着什邡川芎产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集生产、收烘、储存、经营于一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川芎种植形成规模化,壮大了川芎产业链,川芎种植逐步成为什邡一大特色产业、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之前我们在南充那边种了100多亩,但是那边的条件没有什邡这边成熟,那边的水土也比不上什邡这边的,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在什邡。”种植大户王文去年在什邡流转了300亩地成立川芎和水稻轮作基地,他说,在他基地干活的都是附近流转土地的村民,一年能挣20000元左右。
曹安是什邡市鑫和川芎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2000年开始深耕川芎产业。2011年,他和兄弟曹义成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为社员提供川芎种植、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培育、加工、销售及生产资料信息等系列服务。
“老百姓今年川芎的质量、产量都比往年要高一点,这几天我们合作社每天能收几万斤新鲜川芎,预计今年能收五六百吨鲜货。”据曹安介绍,近年来,合作社每年销售自产以及周边群众出产的川芎1500余吨,产值达30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4500户,种植川芎达面积25000余亩,为种植户每亩直接增加收入600元—1000元左右,间接带动了全镇种植川芎农户增加800余万元的收入。
大产业铺筑振兴路
随着《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炉,什邡市抢抓机遇,携手彭州市,打通了交界地带屏障。彭什两地共同发布《彭什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共同探索出“区域共通、产业共融、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园区共营”的发展新模式。
在四川省同城化办的指导下,彭什两市达成共识,共同组建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及平台公司,建立“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的运营模式,打破行政壁垒,变“各自为阵”为“齐抓共管”,构建协调高效的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在实体化运行交界地带产业园区、先导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彭州市、什邡市两地敖平、隆丰、葛仙山、马井等6镇(街)约20万人,园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川芎产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川芎产销基地,年产量约3万吨,川芎销量占全国总销量四分之三以上,辐射带动面积约20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
“发挥我们优良的种植技术优势,推广水稻川芎全程机械化示范,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按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指标查漏补缺,联手彭州敖平镇共建共创共享,早日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什邡市马井镇副镇长陈红说。
近年来,什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彭什川芎现代产业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种植户实行“水稻+川芎”的轮种模式,并逐年在什邡全域辐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下一步,什邡将继续与省农科院经作所合作,选育优质抗逆品种,推广绿色栽培技术,提升川芎品质,进一步与彭州市紧密合作,通过共建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稳步扩大产业规模,探索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提升种植效率,促进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吴启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