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观潮|人城共生共融,激发文化活力
(资料图)
近年来,荔枝湾已成为游客和市民喜爱的“打卡地”,未来荔枝湾涌沿线的滨水环境将进一步提升。近日,荔枝湾涌滨水环境整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开始招标,从逢源路大石头到永庆坊二期全长约2.23千米的荔枝湾涌沿线将进一步提升,进行驳岸修补、驳岸清洗、堤岸水泵修复、驳岸护栏更换以及13座桥梁微改造等。(6月26日《广州日报》)
荔枝湾涌是岭南水乡的代表,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体味岭南文化到广州,不到荔湾就不算到过广州”,荔湾区的区名就来自于荔枝湾涌。唐人诗句中,“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代代流传。在清代文人樊封笔下:“是溪也,近带两村,远襟南岸,水皆漂碧,滑若琉璃,即古所称荔枝湾也。背山临流,时有聚落,环植美木,多生香草。榕楠接叶,荔枝成荫,风起长寒,日中犹暝……”沿着河涌两边,还有仁威庙、文塔、海山仙馆、荔湾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可以说,让荔枝湾涌再换新颜,正是广州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守护城市根和魂的具体体现。
本次荔枝湾涌整治工程将结合沿线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打造桥桥是景、步步风光的“西关水客厅”,形成以桥串景、以桥兴水、以桥入街的特色滨水空间环境。可以想见,改造之后的荔枝湾涌,岭南水乡的文化特色更突出了,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更上档次了。有了“西关水客厅”,招待外地朋友又多了一个好去处。位于珠江新城的城市客厅与位于西关水客厅,一个现代一个传统,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塑造城市的个性和气质。没有文化底蕴,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荔枝湾涌和广州许多老街区一样,不仅是一个景点,也是老街坊生活的地方。这样有着历史文化内涵的老街区,因其浓郁的市井气和烟火味,成为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改造,既是文化保护工程,也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文化的传承保护就要在“人”上下功夫,文化才能活起来、火起来。近年来,广州在城市更新“微改造”中,用足“绣花”功夫来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织补、修补、更新、升级,体现对文化保护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人与城的共生共融。市民的生活场景与日常体验,本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迎春水上花市的热闹喧嚣,是广府人的日常生活,更是文化。市民生活中愉悦的人文体验,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不断激发着城市的文化活力。
以文化人、以文兴城,文化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期待升级版的荔枝湾涌,让市民生活更舒适,文化记忆更绵长。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谭敏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张冬梅